区发改局关于“六稳”“六保”自查报告
根据区纪委《“六稳”“六保”监督工作方案》通知要求,我局严格按照要求开展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流动性资金支持情况
(1)是否落实中小企业纾困政策,推荐纾困企业名单。(工作单位: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科经局)
自查情况:一是中央专项贴息贷款。全区共有20家重点防疫保障企业申请了中央专项贴息贷款,整体利率不高于3%,目前有6家企业获得11.57亿元的贷款额度,包括央企和省级保障企业。二是武汉市中小微企业纾困贴息贷款。全区分三次为2402家中小微企业申请办理了纾困贴息贷款。其中:科经局146家、商务局957家、发改局1145家、建设局103家、市场监管局57家。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已公示前四批获得纾困贷款贴息企业名单,洪山区共543家已经获得了纾困贴息贷款,贷款金额23.49亿,贴息1637万元。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已公示前两批获得纾困贷款贴息企业名单,洪山区共264家已经获得了纾困贴息贷款,贷款金额10.59亿,贴息430万元。
完成3批127家符合条件的在营保供商贸流通企业30%电费补贴审核发放工作,兑付金额636.4万元。
继续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做好中小微企业纾困贷款工作。
二、强化粮食应急保障工作
(1)是否就实施粮食供应总量动态平衡管理,制定相关制度措施或方案。(工作单位:区发改局)
自查情况:为确保我区常年保持有30天的粮食库存量,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10月26日同白沙洲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储存1万吨市级储备粮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监管责任书,开启了地方储备粮管理政企合作的新模式。区发改局将协同市发改委做好市级储备粮的质量、数量、储存监管及建卡建账工作,做到既保障粮食安全、保证粮食有序流通,又促进粮食企业良性发展。
(2)是否对米面油库进行全面核查。(工作单位:区发改局)。
自查情况:区粮食办公室对米面油库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9月30日前,按照《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开展粮食安全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的通知》(武发改粮管〔2020〕389号)的要求,我区粮食储备企业武汉市洪山库粮油储备有限公司全面排查了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质量、储存安全、库存管理、销售出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加以整治,落实了10月下旬市发改委粮食安全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检查,消除了风险隐患,提升了粮食管理水平,确保政策性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为了确保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粮油市场和价格平稳运行,制定洪山区粮食保供稳价工作方案,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对保障本区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区政府抓“六保”促“六稳”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粮油市场供应保障、维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性粮油收购、加工、零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大对“放心粮油”内控质量监测。积极倡导全社会爱粮节粮、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严格执行粮食质量安全检验制度,坚决防止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3)党委(党组、党工委)是否担起主体责任、职能部门是否履责,把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工作单位:全区各单位各部门)
自查情况:一是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执行节约粮食、落实制止餐饮浪费的规定。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干部职工节约习惯,推动“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成为社会新风尚。三是扎实开展“世界粮食日”活动,10月12日-16日组织开展了以“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为主题的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制作粮食安全4块宣传展板、2条宣传横幅、1000个印制有“爱 惜粮食、健康生活、科学用餐”字样的环保袋。在政府机关集中办公场所,采用电子屏和知识展板的方式宣传粮食宣传周活动口号:“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珍惜粮食、崇尚节约”和科学食用粮食小知识;组织工作人员到南湖雅园、板桥社区宣传爱粮节粮科普知识,向居民介绍米、面、油等主要粮油产品鉴别常识和节约粮食小窍门,引导居民改变粮食消费习惯误区,不过度追求成品粮的精、细、白,把爱惜粮食反对浪费变成一种行为习惯和实际行动。
三、聚焦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情况
(2)是否完善运行监测体系,加强跟踪服务,定期走访产值达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龙头企业。(工作单位:区科经局、区发改局)
自查情况:建立服务业总部“三人服务小组”,加强对服务业总部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统筹抓好服务业疫情防控与恢复发展。贯彻落实市主要领导关于“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发改委月度跟踪、分析、调度的工作部署,我区建立了服务业重点样本月度跟踪机制,对部分重点企业、集聚区、商圈开展跟踪分析,强化重点指标运行调度,全区第二、三季度GDP、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市排名靠前。
四、聚焦重点产业链延伸发展
是否在项目审批、项目融资等方面优先支持大项目开工、复工、建设。(工作单位:区发改局)
自查情况:采取区级领导挂点、定期通报、重点督办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复工、建设;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事项实现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进一步加大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用地到竣工验收办理时限压缩至53个工作日内。确保全区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一是省级重大项目。2020年洪山区承担的省级重大建设项目1个,具体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亿元。目前完成投资2.52亿元,投资进度90%。
二是市级重大项目。2020年洪山区承担的市级重大项目14个(在建8个,新开工5个,前期1个),总投资70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5.8亿元,完成投资101.74亿元,投资进度106.2%。
三是区级重大项目。2020年安排区级重点项目107项(含市级重大项目14项),估算总投资3750.37亿元,
五、聚焦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落实情况
是否对照《武汉市贯彻落实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重点工作细化清单》,拟定任务书、明确路线图、列出时间表;是否积极主动对接市直部门,协调推进各项政策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否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精准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是否认真梳理国家、省、市政策中的惠企惠民政策,加强宣传解读,助力市场主体减负纾困;是否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四办”改革,倡导“店小二”服务精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单位:全区各相关单位)
自查情况:
(一)在落实中央“一揽子”政策方面:
认真落实中央一揽子政策和省市惠企政策,着力稳定经济基本面。现将近期的主要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加大各类政府债券、中央资金申请力度。截止12月11日,我区政府债券发行490898万元,涉及水利、园林、教育、医疗、棚改等领域,按照形成实际支出口径,已使用423864.9万元,资金使用率为86.34%。其中,一般债券发行71398万元,已使用67238.6万元,尚未使用4159.4万元,资金使用率94.17%;专项债券发行419500万元,发行率62.62%,已使用356626.3万元,尚未使用62873.7万元,资金使用率85.01%。
抗疫特别国债情况。洪山区抗疫特别国债36300万元,其中: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洪山区妇幼保健院新建项目15600万元,武汉科技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包建设项目9900万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10000万元,洪山区急救分中心建设项目800万元。截止12月4日,已使用26705万元,资金使用率74%。
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推进情况。按照国家、省、市发改委关于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要求,我们认真研读政策文件,并与市发改委及时沟通,掌握工作细节,第一时间将《通知》转发到各街道、区直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工作开展。结合财政预算吃紧的实际,我们对区级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筛选策划包装,截止目前共通过国家重大项目库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21个,总投资30.85亿元,拟申报中央投资17.49亿元。目前21个项目均已完成初步设计审批,项目审批完成率达到100%。2020年,我区共有4个项目已经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0.73亿元(具体是3个方舱医院和高科技涉密项目),3个方舱医院项目总投资0.65亿元,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0.28亿元;高科技涉密项目获批资金0.44亿元。4个项目均已建成并完成全部投资。
积极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整个项目的申报设施、建设等相关经费约为18.3亿。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形式审查,并进入初评。10月中旬,华农校长专门到教育部了解相关情况,同时华农相关部门也跟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了解相关情况,反馈处于保密阶段,情况未知。省发改委也不掌握相关情况。但华农态度很明确,不管是否通过复审,华农坚决推动该事项,目前正在按照既定计划开展预研工作。
推动孵化器建设。针对实施科技人才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湖北专项工作,修改完善人才创业支持政策,房租补贴政策由间接补贴改为对优质企业直接补贴。目前已拨付2019年上半年优质入孵企业房租补贴和工位补贴共151万元。下半年企业房租补贴和工位补贴共141万元预计本月底拨付。帮助企业申报市级政策支持,目前企业已收到市科技局补贴资金670万元、市经信局补贴资金184.79万元。按照市经信局的安排,积极推动选派“科技副总”工作,目前我区有6家企业选派了“科技副总”。
发放稳定就业专项奖补资金。根据《关于下达工业企业结构性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用于稳定就业的通知》(武财产[2020]116号),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调研和摸排,8月3日洪山社会保险管理处完成了73家企业的审核认定、8月27日区科经局完成了73家企业申报资料的审核认定。经专项工作小组审核,73家企业中8家企业不符合申报条件,另65家企业符合申报条件。10月中旬,对符合条件的65家企业发放稳定就业专项奖补资金,共计987.87万元。
(二)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
1、统筹协调全面部署。先后4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会,加强统筹、密集调度,推动各单位当好“店小二”,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订单、融资、用工、纳税、社保、审批等问题,促进复工复产复市。10月24日开始区发改局、区行政审批局、区社会管理网格化服务中心、区统计局、区大数据中心等专班成员单位,每周六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班例会,共召开会议8次,制发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周通报8期。
2、对标对表细化分工。对标先进地区,对照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和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将优化营商环境尤其是“放管服”改革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组织召开全区“四办”改革部署推进会,对市、区两级考评体系及指标含义进行解读辅导;加推“一网通办”,采取线上视频会议和线下问题分类指导等方式,组织11次业务培训。
3、走访服务纾困惠企。全区各职能部门将纾困惠企政策措施、办理流程等内容梳理汇辑、即时更新,通过印发宣传册、上网公告、微信推送等方式送政策到企业。区级领导带头走访企业,结对解决企业难题;区直单位按职能职责包保行业企业,街乡按地域上门走访辖区企业。今年来累计走访联系企业4298家次,收集意见建议1442条,解答解决问题1034个。
4、考核督办以评促优。“四办”改革、一项一评。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办公室对照各单位承担“四办”改革工作任务清单、时序进度要求,逐项考核评估;调取运用企业办件“好差评”结果,对承办单位进行考核计分。企呼我应、一事一评。对市长专线、城市留言板、区长专线以及媒体报道、走访收集的企业诉求呼声,分解明确办理责任单位,以“响应率、办复率、满意率”为依据对部门进行考评。实干实绩、一月一评。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办公室每月对照已制发的工作任务清单、完成时间进度,对各单位工作任务子项的落实情况进行考评,未按期完成的实行倒扣分;工作获得好评、推介或取得突破创新的,按件计分加分;工作出现负评、影响较大的,经核实无误的,出现一例扣一次分。探索将所辖区域内企业主体的户数新增减数量、经济贡献度量化赋分,将这两项营商环境的晴雨表、真金白银的成绩单,与各街道单位的考评挂钩,用数据激励各单位去用心用情做好企业引进来、留下来、强起来的工作。今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排名通报5次,下发工作要点5期。
洪山区发改局
站点地图智能问答
版权所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鄂ICP备05009168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07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110038
主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00号 | 邮编:430070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 | 网站技术支持:027-87678380 | 网站运维邮箱:htfw@hongshan.gov.cn